日前,鄂爾多斯市檔案史志館收到一封南方醫科大學楊林老師寄來的感謝信,信中提到“貴館切實履行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神圣職責,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對我的學術研究提供了大力支持,對此本人深表敬意和感謝!”
原來,2022年7月29日南方醫科大學馬克思學院的楊林老師通過全國檔案查詢利用服務平臺向鄂爾多斯市檔案史志館提交了查檔申請,申請中表明他于2021年獲得立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需查閱大量有關馬克思主義在民族地區傳播的歷史檔案作為文獻資料。收到楊老師的查檔申請后,市檔案史志館專職管理平臺的查檔人員,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主動聯系查檔人,進一步詳細咨詢查檔需求,做到提供精準查檔服務,最后根據查閱利用檔案有關規定,確定了24件檔案可為楊林老師的學術研究提供文獻幫助,在通過電話與本人溝通后采取了郵寄的方式將檔案及時提供給了楊老師,對方收到檔案資料后第一時間回信表示感謝。
感謝信的背后,是我市檔案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的扎實成效。今年,國家檔案局(中央檔案館)為建立便捷的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利用聯動新機制,實現全國檔案信息共享利用“一網通辦”,開通了全國檔案查詢利用服務平臺,鄂爾多斯市檔案史志館積極落實國家檔案局、自治區檔案局、自治區檔案館有關要求,于7月6日接入該平臺正式上線網上查檔服務。該項服務開展以來,市檔案史志館先后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人民群眾的查檔申請并第一時間作出答復,這不僅代表著市檔案史志館部分可開放館藏檔案通過平臺正式走向全國,實現“一網通辦”,也意味著古老的檔案信息正通過網絡實現了便捷迅速的資源共享,其價值和服務范圍不再受區域局限。
從20世紀一張張手寫的幾萬條檔案目錄到今天的幾十萬件檔案的數字化,從20世紀人民群眾須到館查檔到今天的天南海北的老百姓只需在當地上網即可異地查檔,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跨越性發展,今后鄂爾多斯市檔案事業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與大力支持下,始終牢記“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使命宗旨,緊跟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大力推動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